本報白山訊(記者 崔寶峰)白山市有著吉林省的重點林區,是全國重要木材生產基地。但由於森林資源開發比較早,生態逐漸惡化。為了扭轉這一形勢,白山市提出了“生態立市”的發展戰略,大力推進長白山生態恢復建設工程。
    在林業改革中,白山市不僅僅是把林地分給農戶,還鼓勵農戶大力發展林下經濟,不僅有利於林區的生態恢復,還讓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。
    白山市五間房林場張家溝的畢先生在林權改革中獲得了2000多畝的林地使用權,幾年來,他在林地里種起了林下參、黑木耳、天麻和五味子等“山貨”。“從前年收入不足萬元,現在能達到8萬多元了,等到林下參可以挖了,收入更可觀。”畢先生笑著說。
    白山市林業局調研員曲德彥表示,如今白山市215萬畝的集體山林,通過林權改革都已經分給11.1萬戶,涉及34萬農民。
    “他們以前放牧不保護林地,到現在都搞起了林下經濟,不僅農戶增收了,還提高了農民的護林保林意識。”曲德彥說。
    據瞭解,林下經濟作為一種新型林業產業方式和經濟現象,是以主要林地資源、生態環境為依托而開展的林下種植、養殖及產品開發,以及森林旅游、礦產開發和水資源利用。林下經濟對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、拓寬林業職工增收渠道、鞏固生態建設成果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    白山市境內的林場大都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設立,根據木材生產需要而設立在偏遠山區,大多數林業人口生活在林區。但林區生活環境並不算很好,很多人家的房子由於年久失修,成了危房。
    為此,白山市加快了生態城鎮化建設步伐,扎實推進林業棚戶區(危舊房)改造工程。2013年,白山市共完成林業棚戶區(危舊房)改造工程開工建設任務3580戶,達17.9萬平方米。
    劉青山今年68歲,是三道溝林場的一名養蜂人,這位接近七旬的老人,年收入能達到4萬多元。“這些蜂箱都是林場免費提供給我的,我從1997年就開始養蜂,自從來到林場,不僅收入增加了,還非常省心,因為不愁蜂蜜無人收了。”他說。
    該林場於2009年5月建成了吉林省首家純天然椴樹蜂蜜加工廠,並與區域內養蜂戶簽定收購合同,僅建廠當年,就完成生產純天然椴樹蜂蜜23噸,完成銷售收入101萬元。
    近5年來,白山市共完成退耕還林、三北防護林等人工造林36317公頃;封山育林27749公頃;跡地更新10373公頃;綠化村屯518個;義務植樹504萬株;全市林地面積大幅度增加,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,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恢復與改善,被國家綠委會授予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。
  (原標題:白山11.1萬戶農民獲林地使用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ofpbs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